走馬畬坑“七十二碫”
常言道“山不在高,有仙則名”。不過,前不久我們應朋友邀約,來到了位于梅縣區畬江鎮咸和村,看似一個平平常常的小村莊,然而卻聲名遠播,人們常說的“先知有七十二碫,后才知有橫崗嶺”。
為何說“先知有七十二碫”呢?原來是因為在橫崗嶺的山坡上,前人修建了七十二級石階,人稱“七十二碫(客家話,意為臺階)”。據史料推算七十二碫應該是建于明清年間,又據村野老人口中的傳聞得知:原來是明清時期,官方為便利興梅兩地的交通,將橫崗嶺原來曲折崎嶇的羊腸小道開辟為驛道。因此,當時很多行走于七十二碫的人,一是感慨其工程之巨大,二是行走之后才知道,如果不是造有七十二碫,行走橫崗嶺上下山坡將是何等的艱難。因此,七十二碫聲名遠揚,殊不知七十二碫原來就在橫崗嶺。
據咸和村黨支部書記、村委主任林東介紹,為了鄉村振興建設美麗家園,提升鄉村的文化品位,也本著保護當地古驛道文化遺址的精神,推動鄉村文化建設,助力鄉村休閑旅游,同時更是為了讓人記得住鄉愁的故鄉,當地村黨支部、村委會在地方有關部門的指導、幫扶和本地鄉賢以及熱心村民的贊助之下,對古驛道上的“七十二碫”進行了翻新修繕。而且旁邊還擴建了一條4米來寬的水泥硬底化道路,方便游人前來參觀游覽。不但如此,還在山頂邊建起了一座供人歇息的由書法家賴少其先生題名為“春風亭”的仿古涼亭。
信步來到橫崗嶺山頂,站在“春風亭”內,放眼望去,梅江河從眼前緩緩流過;周圍群山林木蒼蒼,層巒疊嶂,漫山遍野,山花爛漫;高鐵、高速路、國道蜿蜒而去;習習涼風吹來,令人心曠神怡,真是一個休閑觀景的好去處。當我們參觀到碑廊前見上面刻有描述橫崗嶺七十二碫一古一今的兩首詩:
七十二斷橫崗嶺,緊行緊上吹喙廳,
么湖么忽洗撩衫,小路彎彎上畬坑。
驛道斷斷連畬坑,雙龍舞動黃沙坑,
林排翠竹隨風舞,古道通衡任君行。
兩首詩形象地反映了從前和現在當地村民的生活、交通環境的翻天覆地的變化。
一會兒的工夫,便見到有三三兩兩游人前來觀光,詢問他們的來處,說是圩鎮和附近的農村。
“七十二碫”的重生,好像是梅州古驛道上被歷史的塵埃淹沒了許久之后,經重新擦亮又煥發出耀眼光輝的一顆明珠,鑲嵌在梅州大地上。
?。ㄎ膱D/林日泉)
>> 精彩圖文
梅州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凡本網注明“來源:梅州網(包括梅州日報)”的所有文字、圖片稿件,版權均屬梅州日報社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梅州日報社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違反上述聲明者,梅州日報社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是為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
③如您因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15天內來電或者聯系mzrbw@meizhou.cn。

網友評論
用戶登錄
使用第三方賬號登錄